会议专题

从寺院到教堂:录巴寺传教站的诞生叙事及生存策略

19世纪末,基督教宣道会选取甘肃汉藏族群边界为突破口,意图渐进式地向藏区传教.传教士学习本地族群交往中的主客关系互惠模式,通过拓展人际关系网络提高传教效力.1895年,藏传佛教寺院达格观成为传教士的避难所,并在1897年为传教士颁发可在安多游历的通行证;1903年,寺院附近滩地建成福音园;1907年,达格观寺衰僧败,寺产变卖给宣道会,寺院改建成基督教堂,即录巴寺传教站.这个寺院变教堂的故事,具体而微地揭示了宣道会、神召会嵌入汉藏边界族群社会的生存策略.面对汉藏边界以宗教信仰为表征的社会控制体系,传教士认识到必须获得土地以接纳被切断原有社会关系的信徒.这个故事也从一个侧面反衬出本地社会控制体系的衰解.

录巴寺传教站 汉藏边界 诞生叙事 生存策略

刘铁程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兰州,730020

国内会议

2017年首届中国民族学青年学者论坛

兰州

中文

203-215

2017-06-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