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具像之神:完颜氏家族的神物、神庙和神媒
学界对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五个角度:认为民间信仰是社会全景的反射(Wolf,1974):民间信仰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迁而发展(Watson,1985;Weller and Meir,1996);民间信仰具有深厚的地方性文化基础(范丽珠&欧大年,2013);存在超越并游离于政府监管之外的民间信仰(Wang,1995);民间信仰存在“地理空间”的结构(Lagerwey,2012;Freedman,1965;林美容,1988;陈纬华,2006).本文从完颜氏民间信仰中神明“神力”或者“灵力”入手,认为神明法力的大小是通过作为媒介的“物”来传达的.民间信仰不仅仅只是社会全景的反射,亦或只是弥散的社会体系,地方化的神有其特殊的文化基础,不仅仅只是体现出“散”的性质,而是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Yang,1961).本文将物的宗教人类学研究角度,运用于物化宗教在社会情境边界潜在的影响研究,尤其是民族身份与民间信仰的交织当中.泾川完颜氏的物化之神与祖先崇拜不仅仅是民间信仰,还包含与其宗教表象同样重要的政治、文化和地方性知识背景,尤其是与其文化身份的诉求.表明身份属性之仪式的表达需要与物化的宗教相结合,而物化的宗教是文化身份变迁和培养最肥沃的土壤.超然的宗教概念需要宗教化的物作为中介来传达.
民间信仰 完颜氏家族 物化之神 祖先崇拜 文化身份
杨田
国内会议
兰州
中文
228-235
2017-06-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