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政策回避核心原因路将越走越难
据统计及各地相关部门报道,自2008年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以来取得一定成绩.但存在着乡镇卫生院功能普遍弱化,乡镇卫生院医生跳槽,村医年龄老化,60岁以上村医占40%以上,30岁以下的村医难觅,呈现出可怕的后继无人的现象.乡村医生是中国医疗战线的底层,从身份、待遇来分为乡医和村医.回顾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前,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几乎呈倒闭状态,人才尽失,改革至今由于编制的障碍,几乎没有人才进入,由于一些原因部分优秀乡医(主治或以上)跳槽.村医在医改前,由于市场化下出现许多实用型优秀人才,他们也推倒乡镇卫生院功能弱化的主要原因,因此,乡医和村医存在扑朔迷离的矛盾.合作医疗以来,由于财政的投入和政策导向,从外表上得到很大的提升,可乡镇卫生院如一台报废的汽车简单的外表装潢一下,而发动机(人)没有变,所以医改乡镇卫生院很难承担国家医改重任,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增加的行政执行权,导致基层合作医疗模式大框架下的五花八门现象,普遍存在克扣公卫和滥用公卫资金的违规、甚至严重违法.今年两会关于乡村医生政策主要是推进乡村全科助理考试、解决好村医收入问题、签约服务三方面。乡村医生一直以来从事全科医疗工作工作已经超过目前规定范围。由于政策的滞后,对已取得执业助理或执业医师的乡村医生重新注册为全科医疗才能符合国家国情。本来村医在当地农村属于高收入人群医改由于管理过度与补偿过低而导致的问题。签约服务由于考核制定的政策上的原因从基层来看意义不大。
乡村医生 队伍建设 政策扶持
恽向军
《美丽乡村》杂志社
国内会议
中国农村卫生协会第23届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全国乡镇卫生院管理经验交流会
北京
中文
169-170
2017-05-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