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川中地区公山庙油田致密油油源对比分析

根据全油气相色谱特征,采用nC6~nC30之间的中分子量烃指纹参数来加以识别,绘制星状图并进行聚类分析.公山庙原油成分大体相似,原油成分来源较为单一,应属于同源,仅有少部分井受到较少量的混源影响.Pr/Ph值在1~3之间,可能属于淡水湖相来源.TAR值小于1,具有明显的水生生物贡献优势.OEP和CPI值大多接近于1,表明原油属于成熟阶段.大部分参数与研究范围内的侏罗系烃源岩类似.通过进行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对比,得出公山庙油田的原油来源为凉高山组与大安寨组的烃源岩.由于原油及沥青的生标物特征与沙溪庙组泥岩之间有明显的区别,经研究认为沙溪庙组的泥岩不具备生烃能力.另外,部分储层沥青呈现出的陆相输入增强的特征可能是由于三叠系须家河组油气的入侵.

致密油藏 原油来源 标志化合物 全油气相色谱

孙艳妮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与科学技术学院,四川省,成都市,610500

国内会议

2017非常规油气成藏与勘探评价学术交流研讨会

成都

中文

54-64

2017-05-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