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应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将本院在2014~2015年收治的川崎病患儿共计4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每组20例.低剂量组应用阿司匹林联合低剂量的丙种球蛋白(0.5g/kg,2次/d)进行治疗,高剂量组应用阿司匹林联合高剂量的丙种球蛋白(2.0g/kg,2次/d)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与疗效进行比较分析,对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患儿的手足肿胀消退时间进行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的患儿黏膜充血消退时间、发热消退时间、淋巴肿大消退时间与住院时间都比高剂量组长,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儿的WBC、PLT、CRP、PCT的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高剂量组患儿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比低剂量组低,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比低剂量组好(P<0.05). 结论:小儿川崎病应用高剂量的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小儿患者 川崎病 丙种球蛋白 临床疗效
魏理珍 许丽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浙江省中山医院
国内会议
浙江宁波
中文
146-148
2017-05-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