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释放师生潜能的多彩课堂--连云港市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中国第八次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应该说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效,如“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已经深入人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了广泛认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得到了有效落实.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也无法回避.一是课堂教学改革缺乏行动与深入.主要表现在知多行少、知而难行、知而不行,改而不广、改而不深、有形无神.教与学的方式没有彻底地转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启发、讨论、参与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是“形有余而神不足”.自2009年9月,市教育局依据国家、省关于深化课程改革的系列指导意见,研制出台《连云港市基础教育“追寻释放师生潜能课堂”实施方案》,开始至今,连云港市小学课改历经整整六年。六年课改之路,连云港市小学迈出了三小步,这三步曲步步艰辛,步步欣喜,步步有感。这三步曲可概括为“六环节”起步、“六模块”优化、“六原则”提升。第一步,推行“三案·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第二步,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第三步,推进“六原则建构式生态课堂”。连云港市积极鼓励并指导学校立足校情,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校本化实施的有效途径,不但诊释了释放师生潜能课堂的丰富内涵,而且彰显出释放师生潜能课堂多姿多彩的个性特征。
小学课堂 教学改革 校本化路径
臧雷
连云港市教育局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71-75
201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