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做真实的研究促真正的发展

很多名家大师曾说过:一所学校,“没有教学研究必有近忧;没有教育科研必有远虑;没有教育的科学就没有科学的教育.”淮阴师院附小,作为一所有着60年办学历史的省级实验小学,一所在淮安市、区有影响力的名校,在发展过程中,因过去诸多光环的束缚而变得相对保守、相对安逸起来,变得固步自封,停滞不前,且自我感觉良好,缺乏一种内在变革的动力.一所老校、名校,如何在社会转型时期与时俱进?如何进行新的突破和发展?这是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华师大叶斓教授发起的“新基础教育”研究面向未来、着眼学校整体变革,对促进师生主动健康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2010年10月,淮阴师院附小正式加入了“新基础教育”研究共同体,开始研究性变革,以适应社会转型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追寻师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梦想。近六年来,在叶澜老师及华师大专家团队的悉心指导下,我们逐步开放研究心态,系统更新教育教学及管理理念,在各领域开展变革实践,初步构建起“向阳”文化体系。

小学教育 教学研究 共同体 文化体系

高冲

淮阴淮阴师院附属小学

国内会议

2016年江苏省小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现场观摩研讨会

南京

中文

203-213

201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