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防控能力决定肉牛产业的核心国际竞争力
我国牛养殖数量排名世界第三,但牛及牛产品出口很少,牛病防控水平低是主要原因之一.参与国际竞争首先受限的是OIE规定必须通报疫病的防疫水平,任一规定疫病的流行都可能是禁止国际贸易的唯一理由,由此产生巨大经济损失.发达国家牛病控制水平高,根除或控制了OIE规定的主要病种,因而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优势地位,并以此作为动物福利相关的“绿色壁垒”限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我国重大动物疫病名录不仅是本国疫病防控的指南,也是出入境口岸检疫的指南.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代社会,国内疫病防控水平低不仅关系到失去国际市场,而且可能导致失去国内市场.国内重大疫病防控领域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包括活牛跨区域调运的防疫机制不健全,财政支持保障制度不完善,监测预警、流行病学调查和信息数据库建设等工作起步晚,防控的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重点优先与统筹兼顾处理不当等,因此,牛病防控水平是我国牛业的国际核心竞争力,只有提升牛病防控水平才能使我国牛业满足自身需求的前提下,走向邻国、沿着“一带一路”,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肉牛产业 国际市场 核心竞争力 疾病防控能力
陈颖钰 郭爱珍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国内会议
拉萨
中文
1-10
2015-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