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慢性乙肝中医证候细胞因子抗体芯片研究

目的:本实验计划利用细胞因子抗体芯片技术(AAH-CYT-G3)以揭示各证型间差异蛋白的数量,上调和下调,功能及通路的差异. 方法:利用蛋白芯片技术——细胞因子抗体芯片(AAH-CYT-G3),初步发现差异蛋白的表达,芯片结果采用GenePix4000B进行扫描,用软件GenePix Pro6.0读取原始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 结果:脾胃湿热组和正常组的差异蛋白是MCP-1,两组相比MCP-1上调,肝胆湿热和肝郁脾虚两组相比较有差异性的细胞因子为IGF-Ⅰ、MCSF、MCP-1、SCF、I-309,两者相比MCP-1下调,肝胆湿热组和脾胃湿热组相比,成有差异的细胞因子是IGF-Ⅰ、SCF、MCP-1、SDF-1,两者相比下调明显的有MCP-1,肝胆湿热组和正常组相比较有差异性的细胞因子为IGF-Ⅰ、MCSF、MCP-1、I-309,两者相比下调明显的有MCP-1,其余各组间相比较无差异的细胞因子. 结论:在慢性乙肝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中,采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比如芯片技术进行研究是可行的,有可能成为揭示出中医证候的微观物质基础.

慢性乙型肝炎 中医证候 差异蛋白组学 细胞因子抗体芯片

冯培民 钟森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610075

国内会议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全省会员代表大会暨2017学术年会

成都

中文

181-189

2017-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