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长期生态学研究和试验示范为草原生态保护和草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以下简称“内蒙古站”)自建站以来,立足于中国温带草原,长期开展草原生态系统水、土、气、生等要素监测,草原生态学基础研究,以及退化草地恢复、人工草地建设和生态系统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并通过示范推广为内蒙古草原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技支撑.基于长期监测、养分添加和放牧控制试验,揭示了内蒙古草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机制,主要发现:(1)不同物种和功能群之间的补偿效应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的重要机制;(2)物种和群落水平的化学计量内稳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的基础,由化学计量内稳性高的物种占优势的群落,具有更高的生产力和稳定性;(3)混合利用方式(放牧和打草轮换)有利于多样性、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基于以上基础研究和长期试验示范,内蒙古草原站研发了多年生混播人工草地的草种配置及高效人工草地建植技术体系.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的草地生态学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也使得内蒙古站成为草原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和开展国内外合作研究的重要平台.

草原生态学 生物多样性 人工草地 资源保护 可持续发展

白永飞 王扬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3

国内会议

2017中国草原论坛

南昌

中文

52-56

2017-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