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青海腹泻牦牛大肠杆菌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牦牛大肠杆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牦牛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疾病,该病由大肠埃希菌引起,是西藏地区牦牛腹泻症的主要病原.为了查明牦牛的大肠杆菌菌株中存在毒力基因类型、血清型以及耐药关系,本研究收集了青海高原腹泻牦牛292份肛拭子.用纸片扩散试验、平板凝集试验、PCR试验评估大肠杆菌分离株药敏试验、毒力基因、血清型、进化分型.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分离株中多重耐药率占97%,至少含有一种毒力基因(100%).10种毒力基因(sfa、eaeA、cnfl、etrA、papC、hlyA、aer、faeG、rfc和sepA)中优势毒力基因sfa占96.9%.一些抗性表型和毒力基因之间显著正相关(p<0.05,OR>1).大部分大肠杆菌属于A型(79.5%),其他属于B1(7.5%),D(4.1%),B2(5.8%)和F(0.7%).在所有检测大肠杆菌菌株中,血清型O91和O145最为普遍,分别占15.4%和14.4%.研究结果表明,腹泻牦牛大肠杆菌分离株耐药性较高,携带毒力基因种类多,这给大肠杆菌的防治带来较大挑战.因此,临床上应加大对牦牛大肠杆菌病的重视.

牦牛 大肠杆菌病 菌株分离 生物学特性

姚望远 郝亚男 王蕾 王蒙 童小乐 赵索南 宋仁德 李家奎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畜牧兽医科学验究所,青海海北州西海镇 8102002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玉树815000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0;西藏农牧学院动物科技学院,西藏林芝860000

国内会议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第七届技术交流大会

西宁

中文

232-239

2017-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