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性与无形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及防止有意破坏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的核心文化议题巴黎(2003年)10月9日,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以及确保文化遗产免遭蓄意破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巴黎总部召开的第32届会议(9月29日-10月17日)的重要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0个缔约国目前均着眼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并致力于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保护世界无形文化遗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甄选与保护方式必须在国家的层面来执行,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在此过程中提供相应帮助。传统的真实性依赖于持有这些传统的人,真实与否应该是由其实践者与展演者来决定,因此,人们不应该一味去定义传统的真实到底为何,也不要试图为这些艺术形式设定规则。保护与延续一项属于某团体或由某团体进行展演的传统,要比保护仅仅只是归属于少数几个人的传统容易得多,因此,以团体为单位的保护形式应该受到鼓励,特别是通过有范围的竞争与提供奖励的方式,比如上述阿依努的例子。当某一传统的广泛传播同一个特定群体联系在一起,比如日本刀的制作者们,那么支持与鼓励该群体成立起一个规范的保护组织是有必要的,因为他们会在乎并确保传统的质量、真实性与持续性。如果某一项遗产传统的持有者人数很少,那么一个由外来的志同道合者们成立起的保护组织同样重要,也应该给予名誉和支持。在上述的很多例子中,由外来专家组成的相关组织在识别遗产传承人方面作用显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我们自己都不应该忽视旅游者群体,因为他们是遗产传统的潜在观众与支撑力量,虽然这些大众游客总是成群地拥挤在一块儿,甚至会推挤到著名的表演者与艺术家,不过,应该帮助他们去领悟与享受真实性的体验,这样他们便会成为致力于保护这些稀有传统的国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忠实的、稳固的支持力量。比较而言,将这些旅游者改造为濒危遗产的保护者与捍卫者要比仅仅将他们视为一群冷漠的、遗产的潜在破坏者要有益与有意义得多。
旅游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 真实性原则 资源保护 游客体验
Nelson Graburn 郑向春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UC Berkeley)人类学系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民族学系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3-10
2016-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