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可持续性研究:发展人类学视角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十三五”时期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全会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016年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期间,多次谈到五大发展理念,对每一“理念”均增添了生动的动词,即“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进一步丰富了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符合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极大地丰富了发展人类学.习近平在2015联合国发展峰会上指出,要追求全面的发展,促进创新的发展。发展要在消除贫困、保障民生的同时,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基于欣赏式探询方法,构建社区生态保护、居民生计和旅游发展之间最终协调机制,从而实现社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营造旅游目的地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气氛,正是追求全面而公平的发展的有益尝试。然而这只是解决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冰山一角,需要我们大家一道,在中华文化和社会制度背景下探索、培育并实现欣赏式探询的价值。

旅游业 资源开发 可持续性 民族地区 发展人类学

陈刚 尚前浪

云南财经大学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 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

国内会议

2016年第四届旅游高峰论坛-民族旅游与传统文化

武汉

中文

279-290

2016-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