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与调适--游客与东道主社会互动中的武陵山民族旅游区文化变迁研究
游客作为客源地的文化载体和旅游区社会的文化消费者,在与民族旅游地的文化接触与交流中会对东道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与西方学者的“西方”与“非西方”分析角度相类似,在中国民族旅游过程中,也存在类似的“非民族地区”与“民族地区”或者“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对立关系.从主客文化互动的角度来看,“非民族地区”“城市”的游客是“民族地区”或“乡村”等东道主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动因.当前,大多数关注旅游的社会影响的学者都倾向于对旅游所导致东道主社会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做价值判断。在此,笔者将通过武陵山区张家界、湘西吉首德夯苗寨、凤凰古城、长阳武落钟离山等景区的调查,探讨主客之间互动、变迁的机制,即东道主社会文化对游客需求及示范所做的应对和调适,指出在大规模旅游活动到来的时候,必须格外注意对“自我”文化体系造成破坏的防护,加强“自我”文化的保护水平,提高族群和地方文化的自我认同和自我传承能力。同时,也有必要时刻提醒游客,要以平等的心态观赏体验异域风情,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对旅游对旅游区地方和社会的环境、文化所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后果。
民族旅游 文化变迁 社会互动 游客体验
李然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304-320
2016-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