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一种悖论:和顺古镇旅游景观符号意义的建构与解构

引言“景观”又作“地景”,是外来翻译词汇,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脉络中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语境中,人与景观之间是一种密切互动的关系.景观研究最早始于地理学,随后羼人各个学科领域,如生态学、心理学、人类学、建筑学.景观之于旅游研究意义深远,这是因为游客旅游的目的就是离开日常生活的场景去体验或观看不同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游客对这些旅游景观的欣赏便是人与景观互动的一种体现.在某种程度上说,游客到一个地方旅游并不是由景观本身所决定的,而是依赖于景观所代表的符号价值.在现代传媒宣传的作用下,旅游景观的符号价值和效应对游客产生了一股强大的吸引力.和顺古镇的景观是展现当地人从文好古、重视教育和好读书的重要物证。旅游开发商借以景观的自我表述系统,通过对景物信息的制作与宣传,构建了和顺人“爱读书、好读书”的景观符号。游客在景观符号吸引力的指引下,怀着好奇心和虔敬的心情去探寻极边之地人才辈出的真正原因。走进和顺的游客,由于感受到种种物证的存在,所看到的景观能与出游前的想象相互印证。游客对景观符号的解读是“主”(旅游开发商)和客(游客)相互建构的结果。局外人(游客)与局内人(当地人)对景观符号的解读建立在各自的文化脉络之中。对局内人而言,这些景观不仅是儒的证据和好读书的表征,也是商人实现认同和竞争的标志。然而,游客到和顺旅游很大程度上想要见证一个极边之地的读书史,却没想到对当地居民的教育造成深远的影响。旅游景观符号的意义在地方系统中也从一种文化符号变成了一种消费符号。那么,“游的动机”与“游的结果”之间存在的悖论应是以后和顺古镇旅游开发过程亟待解决的问题。

古镇旅游 符号构建 文化内涵 景观开发

刘旭临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国内会议

2016年第四届旅游高峰论坛-民族旅游与传统文化

武汉

中文

367-373

2016-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