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青年必读书”事件中鲁迅对“国学”的态度透视--从周作人对“通”的理解切入
在鲁迅解读史上,“青年必读书”事实上成了所有试图解读鲁迅对待传统文化态度的研究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本文以周作人在《古书可读否的问题》一文里提到的“通”为切入点,将“青年必读书”置于1925年的时代语境之中来进行解读,本文认为,鲁迅在文中所说的“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是综合考虑古书的痼疾、青年的不“通”以及现实情况的严峻三方面的结果.
鲁迅著作 国学观 传统文化 《古书可读否的问题》
尚洁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163-168
2017-10-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