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文言虚词“于”运用中的修辞因素新探

动词或动词性结构后面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时,介词“于(于)”的使用与否同所在句子音节的奇偶有关,若句子已为偶数音节,则一般不再加“于”,若是奇数音节,则以加“于”构成偶数音节为常.在此基础上,又对《论语》中的“於(于)”字进行了全面考察,发现:1)无论是及物动词还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介词“于”的使用均和句子音节的奇偶有关.2)除4例“之于某”固定结构外,其余178例“于”字出现在“主谓/谓+于字结构”“述宾+于字结构”“状中+于字结构”和“于字结构+谓语”四种格式中,其中出现最多是“主谓/谓+于字结构”,113例,最少的是“述宾+于字结构”,14例.178例“于”中,用后构成偶数音节的148例,占83%.可见,“于”字的使用和音节趋偶性相关,构成偶数音节是“于”字运用的重要的修辞因素.

古代汉语 文言虚词 言语活动 语法功能 修辞因素

李索 张琪 闫美玲

大连大学

国内会议

“语言与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修辞学学会2017年年会、中国蒙古语文学会2017年年会、全国第二届蒙古语修辞学研讨会

内蒙古赤峰

中文

23-28

2017-08-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