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语用推理语义化与古汉语中一类形容词的产生

汉语动词通过语用推理语义化的途径发展为形容词,这是形容词产生的途径之一。以上9个动词中,既有及物动词.如“重、堵、挤”;也有不及物动词.如“飘、吵、闹”;还有本为不及物动词,后通过使动用法发展为及物动词的,如“沉、浮、透”。这9个动词向形容词的演变,认为它们都是通过语用推理语义化的途径发展为形容词的。比如.“沉”本是不及物动词,意思是“沉没、下沉”,由此义发展为“深”义和“重”义,似乎不是“结果状态焦点化”的结果。这里涉及到的语用推理是:下沉的东西位置可能比较深,分量可能比较重,这种语用推理语义化的结果就导致“沉”的词义结构中凝同了“深”义和“重”义,其他各义基本上都是这两个意思的发展变化。“浮”发展为“轻”义.也是语用推理的结果:漂浮的物体分量可能比较轻。“透”由“透过、穿过”义引申为“达到充分的程度”、“彻底、清楚”义,可能也是由于语用推理。其他6个动词“重、堵、挤、飘、吵、闹”也都可以用语用推理来解释。

古代汉语 形容词 演变途径 语用推理语义化

宋亚云

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语言与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修辞学学会2017年年会、中国蒙古语文学会2017年年会、全国第二届蒙古语修辞学研讨会

内蒙古赤峰

中文

128-139

2017-08-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