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汉语外源性类词缀的身份参与及其演化路径
在当下全球化、信息化的国际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来词或外来成分参与到当代汉语新词构造的过程中来,业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语言接触变异现象.为此,本文试图从微观(外源性类词缀建构词语模)和宏观(语言社会互动共变)两个视角,分析外源性类词缀在汉外语言接触、衍生变异及社会认知的综合作用下,如何通过译借、抽取、嫁接、融合、仿拟、类推等方式,历经语素化、词汇化、语法化和去范畴化的具体演化路径,从而实现外源性成分到“汉语化”成分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外源性类词缀对当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
当代汉语 外源性类词缀 身份参与 演化路径
杨文全 杨昊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重庆400715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成都610064
国内会议
“语言与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修辞学学会2017年年会、中国蒙古语文学会2017年年会、全国第二届蒙古语修辞学研讨会
内蒙古赤峰
中文
186-197
2017-08-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