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湾历史城区及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广州湾时期的建筑样式融合了中式建筑样式和欧式建筑风格,是反映湛江近现代历史与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清末时期的广州湾的房屋建筑形式以砖木结构的建筑为主,融合了广东各地的建筑风格.广州湾被法国租界期间,出现了哥特式和仿罗马式的法式建筑.并且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和西方建筑文化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碰撞和交融.然而,在现代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广州湾时期的历史城区与历史建筑的保存却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主要问题有:单位人口居住密度大,公共设施陈旧落后,安全及卫生条件堪忧;居住人口老龄化、复杂化;年久失修,建筑本身老化.在对历史城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由政府部门、专家学者、社会公众组成的“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政府宏观把控,专家学者作专业指导与智力支持,民众和社会力量参与保护、规划和管理.这种自下而上积极参与、自上而下科学引导的有机结合,可以使历史城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更加效率化、开放化、透明化.对单体建筑的保护方法宜采用完整保存、风貌保存或精华保存的形式.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广州湾的历史城区和历史建筑才既能延续下去,立足当代,又能连接未来.
广州湾 历史城区 建筑风格 文化保护 政府主导 社会参与
蒋湛明 李紫燕
湛江市古迹保护协会 岭南师范学院
国内会议
广东湛江
中文
451-462
2016-12-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