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法属印度支那和广州湾邮船航线(1900-1918)

法国租借广州湾最初有两个目的,一是把广州湾建成为重要军港或海军基地,以扩大在华军事和政治利益,二是把广州湾发展成为辐射粤桂两省和与西江流域相邻地区的贸易中心,并通过实施自由港计划,攫取在华经济利益.为维系广州湾与印度支那之间的紧密联系,实现法国在华利益.在杜美总督的策划下,海防至广州湾之间的津贴航线于1900年开通,运营商为马蒂—阿巴迪公司下属子公司东京航运公司,该公司每年获得政府补贴近160000法郎,主要条件是应允为法国海军运送来往人员与货物.然该航线自1904年后逐渐衰落、难以为继.究其原因,除了来自德英法其他航运公司以及中国帆船的竞争外,1903年法国海军政策生变、1904年法国所支持的俄国在日俄战争中失败是其主要原因.日俄战争最终迫使法国收缩战线,放弃了在广州湾建设军港的计划,将部队主力撤回印度支那,从而导致了广州湾航运业步入衰退.撤军使得出入广州湾的轮船与客货量大减,给东京航运公司,同时也给斯科尔福、勒梅尔等其他航运公司的生意带来沉重打击,导致了巨额亏损.经过数年的坚持调整和法国东亚公司、印度支那航运公司短暂的接盘后,马蒂—阿巴迪公司于1912年再获为期10年的广州湾津贴航线合同,主要由旧船顺化号等承担运营业务.海防—广州湾航线之所以必须依靠政府津贴支撑,是因为广州湾与海防之间缺乏贸易互补性,这使得船商难以在政府补贴之外获利.

航运业 邮船航线 广州湾 法属印度支那

波特·贝克

国内会议

首届广州湾历史文化国际研讨会

广东湛江

中文

390-456

2016-12-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