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输血对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影响

目的:检测ITP患者血小板表面PAIg表达,研究输血治疗对PAIg检测的影响及相关性. 方法:病例组选自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血液风湿科门诊及住院173例确诊为ITP的患者,根据是否输血分为输血组和非输血组.采用FCM荧光免疫直接标记法,分别检测ITP患者及正常对照血小板表面PAIgG、PAIgM、PAIgA的表达阳性率和荧光强度,并做相关性分析. 结果:(1)非输血组PAIgG(2.96±8.31)%、PAIgM(2.27±1.78)%、PAIgA(4.48±3.88)%明显低于输血组”分别为(11.44±20.04)%,(9.72±15.24)%,(10.13±9.53)%”,P<0.001.(2)非输血组血小板计数与PAIgM呈显著负相关,r=-0.457,P<0.05;与PAIgG、PAIgA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输血组血小板计数与PAIgG、PAIgM、PAIgA之间均无相关性存在,P均>0.05. 结论:(1)输血后可产生血小板抗体的增高,并且ITP患者输血后更易产生血小板抗体.(2)ITP患者PAIg与输血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输血治疗 血小板相关抗体

李美玲 李龙

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贵州都匀558000

国内会议

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分会第四次学术年会

贵阳

中文

8-13

2017-08-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