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北狩词考述

北宋靖康二年(1127)三四月间,徽宗、钦宗二帝连同后宫妃嫔、皇子王孙、伎艺匠人等,被金人俘虏北上,历史上称之为”靖康之变”.在汉语词汇中,”狩”乃帝王出奔或被俘之婉辞,这一语汇极具历史渊源①;二帝被掳至金国,位于宋朝的北方.这样,一个表方位、方向的”北”与表示帝王被俘的婉辞”狩”,组合而成的”北狩”,便成了南宋朝野对徽、钦二帝被俘遭际的惯用说法.北狩词是赵宋王室凄惨遭遇的血泪文字,凝结着痛苦、懊悔、反思和警诫。经历过此番遭际的族群,自当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持盈保泰,自觉远离声色犬马和骄奢淫逸,惟如此,才说明该族群真正从历史中醒来。否则,就陷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循环中,此论不分中外,正如朝鲜李朝国王遗德在《靖康稗史》的题跋中所言:“中土祸患,至宋徽、钦而极,子息蕃衍,耻辱亦大,前史未有也……披览事变,终始咸悉,宋金所为,皆有国者金鉴。正史隔越两朝,卷帙繁博,无此融会贯通。暇当考征芟补,命儒臣勒为一书,为万世子孙戒。”④当为万世子孙戒,多数情况下是读史者的一厢情愿。德祜二年(1276),宋恭帝降元,三宫北迁大都,历史上的靖康一幕近乎重演。

宋代诗词 北狩词 文学考述

王建生

国内会议

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文学史料研究分会2017年会暨中原文学文献学术研讨会

郑州

中文

264-286

2017-10-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