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先秦四象观与《庄子》鲲鹏故事的类型与设置

鲲鹏故事在《庄子》文本中,至少存在变形互化(鲲化而为鹏)与独立并存(鲲鹏共时并存)两种类型,两种类型均有北(冥)为鲲,南(飞)为鹏的情节设置.这种类型及其设置的生成契合于《庄子》作者1所掌握的四象观念知识.当以四象为星象、四时概念,进行动态考察,鲲鹏故事展现为变形互化类型,并形成封闭自足的循环体系;当以四象为地理方位概念进行考察,鲲鹏故事则展现为共时并存类型.这一解读在一定层面可弥补当下神话学对鲲鹏故事(鸟鱼神话)研究的某些缺失.

《庄子》 先秦时期 四象观 鲲鹏故事

杨秀礼

上海大学中文系 200444

国内会议

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文学史料研究分会2017年会暨中原文学文献学术研讨会

郑州

中文

59-70

2017-10-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