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の板木にみる職人の知惠と技
木版印刷是东亚各国共通的文化,各国都有用木版印刷术制作而成的代表印刷物,诸如中国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韩国的高丽版《大藏经》以及日本的”浮世绘”等.木版印刷由笔耕(画师)、雕师、压师三种高难度的技工完成.然而,尽管各国的木版印刷物能够得以完成与手工艺者高超的技术密不可分,但针对手工艺者精密的技术和时间特征等方面以三维的形式呈现出来的研究却寥寥无几.本研究运用高精密度的三维数字化转换器和X射线CT扫描仪,旨在探究日本的版料中所遗留的手工艺者的智慧和技艺.本文认为三维数字化转换器、X射线CT扫描仪和3D打印机技术也可以运用到版料研究之中.在精致的雕刻、浮世绘和刻本上所使用的多色套印等技术和内部调查中,详细的观察必不可少.而在浮世绘和刻本中使用到的日本独有的多色套印技术和精致的雕刻技术,同样也需要进行细致的观察.另外,文字的修正和与时俱进的文字内容的订正,以及版料的内部结构(接合法和树木的种类)等无法从印刷物表面了解到的信息都可以从版料中知晓.把相关数据通过3D打印来实现视觉化、立体化,使得在二维观点中无法知悉的信息得以进一步明朗化.尽管木版印刷是东亚共通的文化,但这项文化却在各国逐渐衰退.随着木版印刷文化的衰落,这种文化的载体(笔耕、雕师、压师、发行处)也在逐渐减少,用木材制作而成的版料也因灾害、废弃、再加工、虫害而渐渐消失.众所周知,版料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对其价值的发扬光大和妥善地保存不仅仅关乎本国的文化保护事业,同时也关乎东亚共通的文化保存和继承.相关的国际性工作需要在本学会的相互协助下逐步推进.
木版印刷 板料鉴定 多色套印 精雕技术
安藤真理子 清水宏至 今津節生
同志社大学文化遺產情報科学研究センター 奈良大学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461-466
2017-08-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