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物到人”:一种博物馆观念的反思

在笔者看来,“从物到人”的博物馆策略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一方面与英国的文化权利运动和美国的市场营销策略不谋而合,另一方面彰显了当地人在民主参与和文化赋权过程中的地位。问题的关键在于,诸如“从物到人”“以人为本”“观众导向”的普遍看法在学界达成共识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个危险,即这一观念似乎成为国内博物馆未来发展的全部。因此,在笔者看来,“从物到人”的认识论背后存在几大误区:其一,“从物到人”的观念并非意味着将观众或当地人作为任务或口号,也不是博物馆工作重心从一端转向另一端,而是将诸多相关要素置于整体性、关系性的结构层次来予以思考;其二,“从物到人”中的“人”不仅包括作为博物馆消费者的公众,而且还包括物件背后的人,以及博物馆工作人员,三者共同构成了有关“人”的全部意涵;其三,“从物到人”的观念仅是当前博物馆整体变局之一,同理,它也仅是面向未来的博物馆蓝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非全部。

博物馆 社会公众 工作人员 人本主义

尹凯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国内会议

首届博物馆人类学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9-27

2017-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