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化与博物馆化下的价值重塑--以陕西省周公庙遗址和山东省北庄遗址为案例
本文的两个研究案例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了“遗产化”和“博物馆化”进程。周公庙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北庄遗址位于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大黑山岛。两处遗址都曾经因为轰动一时的考古发现而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而可被认为具备了经典意义上的遗产价值(主要体现为历史价值)。而在近10年来的时间内,这两处遗址都先后遭遇了旅游开发的改造,开启了一段对该遗址的遗产价值、博物馆潜力的再强调、再推广的进程,与此同时这个进程又并非是单向度的,在地社区依然会依据不同的方式对原本起主导作用的外来学术团体和地方政府进行反馈,最终导致遗产地所呈现的价值面貌与其说是偏向其中任何一方,实则更接近于一个“复合体”的概念。本文试图通过2011年和2014年于上述两地的田野调查成果,对其“遗产化”和“博物馆化”进程加以回溯,并进一步关心各方主体在此进程中的价值相互影响和重塑能力。
博物馆 文化遗址 文物保护 价值重塑
王思渝
北京大学考古与文博学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47-158
2017-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