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针刺对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PAPP-A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针刺对急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妊娠相关性血浆蛋白-A(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A,PAPP-A)的影响,观察其对病人梗死灶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102例急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1例,分别采用针刺加常规药物治疗(针刺组)和常规药物治疗(常规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8天的颅脑CT平扫脑梗死体积的变化以及BartheI指数评分的变化,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血清PAPP-A水平的变化. 结果:两组疗后28天患者血清PAPP-A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刺组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疗后28天颅脑CT平扫,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且针刺组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28天BartheI日常生活指数评分较疗前明显升高,且针刺组优于常规对照组(P<0.01). 结论:针刺可明显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人血清PAPP-A水平,降低其脑梗死体积,提高病人日常生活BI指数,发挥其防治急性脑梗死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针刺通过降低血清中PAPP-A水平,减少对斑块内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减轻炎症反应,促使斑块由不稳定趋于稳定,从而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针刺治疗 妊娠相关性血浆蛋白-A 临床疗效

孙晓伟 李洪涛 滕伟 刘芷妤 于学平 邹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150040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150040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哈尔滨,150036

国内会议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脑病学分会成立大会暨全国首届中医脑病大师论坛与学术交流大会

河南开封

中文

662-664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