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典型迟发性脑缺血一例并文献学习
患者因”突发剧烈头痛、意识不清1小时”入院.患者于夜间静卧时,突发剧烈头痛伴呕吐数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随即出现意识障碍,小便失禁,无肢体抽搐.外院CT显示为SAH,怀疑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遂急诊转至本院.入院时患者血压142/94mmHg,意识状态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正常,Babinski征(-),颈抵抗,Kernig征(+),Brudzinski征(+),其余体格检查不能配合.SAH后SV/DCI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尚缺乏能可靠预测DCI发生的独立指标。介入放射学在动脉瘤治疗,cv以及FMD诊断方面显示了很大的优越性,基于DSA检查发现早期cv及FMD在预测DCI方面将更加得到重视。同时,加强对FMD病理生理研究,将更加有助于我们对SAH后出现难治性cv的理解,从而也许可以在根本上找到杜绝SV/DCI发生的方法。临床上,注重DCI相关危险因素的综合分析,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治疗措施,对于减少DCI相关死亡率和神经功能不良结局意义重大。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缺血 病理特征 诊断技术 临床治疗
华磊 吴云虎 袁金龙
国内会议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脑病学分会成立大会暨全国首届中医脑病大师论坛与学术交流大会
河南开封
中文
708-711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