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药辨证治疗进展概述
中风即脑卒中,张仲景首提病名,是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将其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胜中风;缺血性中风是指因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导致缺血、缺氧引起的局灶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1984~2004年的20年间,中国缺血性中风发病率由100.5/10万升至213.2/10万,而缺血性中风占全部中风的比例亦由52.9%升至85.7%.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有着鲜明的特色和确切的临床疗效,能够起到西医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l)临床报道中辨证方法与标准不一致,降低了中医证候诊断的可信性;(2)缺乏统一评价标准,影响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的判定;(3)临床报道样本量小,难以形成有说服力的研究结论。在今后的临床(科研)工作中,应逐步形成一套公认、客观、规范、科学性强、可操作性强的研究规范,并遵照执行、不断完善,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科研)水平。
缺血性中风 辨证分型 中医治疗 临床疗效
张东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国内会议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脑病学分会成立大会暨全国首届中医脑病大师论坛与学术交流大会
河南开封
中文
813-816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