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眼针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眼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20例病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运用”华佗牌”毫针(25×40mm)针刺穴位.患者取坐位或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取太阳穴、头临泣、头维、率谷、天冲、完骨、凤池、合谷、外关、太冲、丝竹空11穴并接力刺,快速斜刺进针,针与头皮呈25°~45°夹角,进针深度15mm,留针30min,1次/d.治疗组60例,在头皮针和体针的基础上,参照彭静山《眼针疗法》取穴:双侧上焦区、肾区、肝区、同时进行观眼视病,加取脉络形状、颜色最明显经区;取沿皮横刺法:应用于眶外,找准经区界限,穴位均距离眼眶2mm,在选好的经区,向应刺的方向沿皮刺入,可刺入真皮达皮下组织中,不可再深;一手持针,另一手按住眼睑,把眼睑紧压在手指下面,右手拇食二指持针迅速准确刺入;刺入后不行提插拾转手法,如不得气可刮针柄;留针30min,1次/d.连续治疗14天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头痛指数、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 结果:对照组痊愈26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痊愈30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眼针联合头皮针和体针能够有效缓解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头痛指数,且不良反应少,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由于纳入研究样本数量的限制,仍需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

偏头痛 眼针治疗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姜和

国内会议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脑病学分会成立大会暨全国首届中医脑病大师论坛与学术交流大会

河南开封

中文

324-327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