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士人与皇帝的”对话”--以新史料《御试策》为中心的考察
在中国传统专制主义帝制时代,皇帝是整个政治体制的主宰(至少在名义上),除了皇室成员、皇宫中的一些特定职务以及少数中央高级官僚有与皇帝直接交流的机会,其他绝大部分官员和一般民众只能通过特定官僚机构向皇帝上书反映情况,他们几乎没有与皇帝直接交流的机会.中国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唐朝科举制度得到发展,唐高宗、武则天曾亲自主持科举考试,称为殿试.宋、金、元、明、清时代,殿试成为制度.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在会试以后,参加在皇宫中举行的殿试.殿试考试的题型是对策,举人需要回答殿试对策,皇帝往往亲自阅览举人的对策,决定录取进士的名次.这样,皇帝与士人通过科举制度建立了间接对话或交流机制,皇帝与士人之间的对话成为可能.
元朝时期 科举制度 间接对话 交流机制
申万里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376-378
2016-06-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