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永乐大典·潮州府》卷外旧志辑校及讨论

宋元时期湖州方志《三阳志》、《三阳图志》及明初《潮州府图经志》、《潮州府志》原本早已散伏,幸有《永乐大典》残卷(以下简称《大典》)卷五三四三”潮州府(一)”及卷五三四五”潮州府三”两卷保存了该书的大量佚文,陈香白因辑成《潮州三阳志辑稿》(与《潮州三阳图志辑稿》合刊,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除完整的两卷外,尚有部分《三阳志》佚文随字韵散布在《大典》他卷中,其中包括早年方志学家张国淦先生在《中国古方志考》(上海:中华书局,1962年8月第1版)所著录的12条佚文,陈辑本称”因体例关系”而未将其收入.尽管这些佚文份量不大,且其中又有些与陈辑本重复,但吉光片羽,弥足珍贵,对《三阳志》版本的考证应当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弃之可惜.宋元明代方志大部分是官修的,以州(路、府)为例,通常是知州(府)倡修,州(路、府)学教授或本地乡贤负责具体的编纂。《大典》的书目登记可能不全面,有时记录倡修者,有时只记录具体编纂者,研究者要尽量在时间及其他信息上进行细致的考证,找到吻合,不能将同一种方志分拆为二种或多种。每一种古籍的辑本,从体例及校勘都是各有优劣的,不能视为重复工作。因为各本对文献内容的断代、考证、标点、校勘是不一致的。

《永乐大典·潮州府》 卷外旧志 辑校工作 史料价值

吴榕青

韩山师范学院文学院

国内会议

“历史文献与古代社会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学术研讨会

广州

中文

528-538

2016-06-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