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法律与市场:乾嘉时期鄱阳湖区”曹杨讼案”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收集的鄱阳湖区民间文书,记录了清代中期江西都昌县曹氏与鄱阳县杨氏之间的一桩官司.两姓就两县交界处三片湖面的产权,从乾隆四十一年(1776)一直争讼到嘉庆四年(1799),从鄱阳湖一路打官司到北京城.通过对相关58件文书的分析,结合地方志材料和实地考察,发现:虽然原告方曹姓,浓墨重彩地将自己描绘为受害者,但实际上对争议湖产不具有充分的产权依据,是利用各种借口来混淆边界,企图侵占杨姓湖产.这个案例表明,清代民事司法具有积极保护民人产权的一面:正是官方对民人产权认真、严格的保护,才迫使强势的曹家承认较弱势的杨姓的产权,国法压倒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更重要的是,官方对这个纠纷的解决颇有创意:先根据证据判明是非,认定权益归属,然后引入市场机制,促使双方对各自的利益诉求做出理性判断,达成双赢的共识.这种法律与市场的双管齐下,比仅仅依法判定是非,更能抓住产权纠纷的根本,能彻底杜绝纠纷的根源,可以为当下亟须的纠纷解决机制多元化提供一些借鉴.

民间文书 诉讼制度 产权保护 清朝时期

张朝阳 曹树基

上海交通大学

国内会议

“历史文献与古代社会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学术研讨会

广州

中文

650-664

2016-06-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