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论晏公信仰在辽东地区的流布与消隐

源于江西清江县的地方性神祗晏公,自明初以来随赣籍民众的迁徙而流播至海内外众多地区.在明代辽东,晏公信仰亦随因武装移民、谪戍流充,以及仕宦、海路漕运等到来的大批江西民众播及于此.并在地缘优势明显的金州、复州、锦州营建了晏公信仰的祭祀场所晏公庙.然而,自明中期以降至清代,由于国家移民政策的调整、卫所制度的崩坏,受国家移民政策、地缘关系,以及清代以来民间信仰体系的重组等因素影响,明代前中期存在于金州、复州、锦州的晏公信仰、晏公庙退出了辽东历史舞台。不过,晏公信仰及晏公庙在辽东地区的流布与消隐,无疑为人们进一步深入探究明清时期的移民、民俗信仰传播,以及东北社会经济变迁演进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民间信仰 流布特征 传播模式 历史变迁

高志超

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

国内会议

“历史文献与古代社会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学术研讨会

广州

中文

186-195

2016-06-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