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清代湖南南部私盐市场之形成--以新发现的地方文献为中心

一般认为,私盐市场的形成,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盐商和官员均有可能惟利是图“挺身而出”走私食盐.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湖南南部归属两淮盐区的衡州等府,官盐几乎无法销售,市场上流通的都是广东私盐.这自然决定于粤盐运输距离短,在当地价格明显低于淮盐.但更为重要的是因为:1)两广盐区商人设置“熬锅”煎煮粤盐“化官为私”进入淮界;(2)两广盐区各级官员,特别是高级官员支持广东盐商、强烈反对两淮盐区防御粤私的政策;(3)两广盐区盐商联结并依托湖南地方官为自己走私提供便利.这说明,粤盐私盐市场在湖南南部的形成,虽然离不开它在市场上的比较优势,但比较优势从市场流通的潜在可能性变为直接现实性,依靠的是官商联手.两广盐区的官员和盐商,利用制度的空间,培育与推动了粤盐在湘南的私盐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私盐市场是官商出于特殊利益共同制造的市场.私盐问题中的“市场需求论”和官商“挺身而出论”,都不能完全解释私盐市场的内在逻辑.它凸显了理解传统市场体系不得不关注的政治与社会等重要问题.

私盐市场 官商关系 利益保护 清代时期

黄国信

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

国内会议

“历史文献与古代社会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学术研讨会

广州

中文

196-211

2016-06-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