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孔庙沿革梳理
西安孔庙,其源头可追溯至唐贞观初年建于长安国子监中的孔子庙堂,后经唐末及宋初数次迁移,至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虞策将府学、孔庙、唐石经及其他唐宋碑刻一并迁置于”府城之东南隅”(即西安碑林现址),形成孔庙、府学与碑林三位一体的格局.至明成化七年(1471年)咸宁、长安二县学迁建于孔庙两侧,形成了以孔庙为中心、碑林和府县三学三面环绕的建筑格局(以下孔庙与府学或孔庙与府县三学均简称庙学).笔者结合碑刻资料、地方史志及学者成果,以时代为序,对西安孔庙建筑群所包括的西安庙学、碑林建筑格局的形成与变迁进行梳理,并试以图示方法进行位置复原,使其更清晰明了,以期对相关研究者有所助益.
孔庙建筑 分布格局 儒家思想 传统文化
段志凌 刘东平
西安碑林博物馆
国内会议
安徽旌德
中文
358-367
2017-11-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