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问题意识到概念化:《传播受体论》的知识论--对尹连根教授商榷文的回应

尹连根教授最近撰文就《传播受体论》观点进行商榷,这恰好提供学术交流的契机.学术探讨主要看论点是否成立,关键指标是论据的力度和论证逻辑的严密程度.尹文与邵、姚文分歧在于两个核心论题:一是庄子思想与传播有没有关系(或庄子有没有传播思想);二是庄子思想中有没有“接受主体性”(“接受主体性”是不是邵、姚文生造的概念)。首先,传播不等于传播学,学科边界更不能代替问题意识,因而“庄子没有传播思想”是一个伪命题;其次,“概念化”也不是“生造”,“生造”是用常识解释学术,而“概念化”实际上是社会科学的语言和思维方式,即源于常识又超越常识的“双重解释”,通过抽象的方式串联、解释各种现象或材料.

传播受体论 知识论 问题意识 概念化思想

姚锦云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国内会议

2017中国传播学论坛暨新世界注意视野下的传播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术研讨会

浙江宁波

中文

419-428

2017-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