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山东”海岱廊道”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
”海岱廊道”(Hai Dai Corridor)是指位于海岱地区泰沂山脉南北两侧,沿泰沂山脉山前冲积平原及丘陵地带的边缘,南北10-30千米宽,东西500多千米长(暂以齐长城的长度618千米为是),连接山东沿海和内地的主要交通干线.海岱廊道向西连接海岱文化与河洛文化,向东经海上丝绸之路连通中华文化与日韩文化.海岱廊道东起琅琊(今青岛西海岸新区,齐长城东起始端),北线经胶州—高密—潍坊—青州—临淄—章丘到达济南长清(齐长城西起始端),往西经肥城—东平—曹县(今山东最西南端)进入中原地区,再经开封—洛阳—长安,与古丝绸之路连接起来.海岱廊道的南线也是从琅琊(今青岛)出发,经日照—莒县—滕州到达曹县,在曹县与北线会合,一路往西到达长安与古丝绸之路相连接.海岱廊道在秦始皇时期并入东方道,对促使地域文化——齐鲁文化走向全国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桥梁作用.
齐鲁文化 地域特色 海岱廊道
朱艳
青岛理工大学
国内会议
山东临淄
中文
198-208
2017-10-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