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螺虫乙酯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行为

目的:系统研究螺虫乙酯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行为,探讨不同环境因子对螺虫乙酯在土壤中吸附行为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为其在土壤中的环境风险和污染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择6种不同理化性质的土壤作为供试土壤,采用批量平衡法,研究螺虫乙酯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行为. 结果与结论:研究表明,螺虫乙酯在6种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6种土壤对螺虫乙酯的吸附能力强弱顺序为:广州市土>扬州市土>北京市土>长春市土>成都市土>萍乡市土.土壤对螺虫乙酯的吸附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其对螺虫乙酯的吸附行为是自发进行的.pH值对土壤中螺虫乙酯的吸附行为影响显著,土壤对螺虫乙酯的吸附能力随着pH的升高而增强.低含量的腐殖酸(0.1%及1%),增加了土壤对螺虫乙酯的吸附量.表面活性剂(SAS、CATB及Tween80)的加入,使得广州市、长春市及扬州市土壤的吸附能力减弱,北京市、成都市及萍乡市土壤的吸附能力增强.从滞后系数来看,螺虫乙酯易从供试土壤中解吸出来,不易在土壤中长期积累,具有一定的迁移特性.

螺虫乙酯 土壤环境 吸附行为 解吸行为 迁移特性

徐志英 陆春良 孟志远 任莉 宋玥颐 张亚楠 陈小军

扬州市职业大学,江苏扬州225009 农业与农产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扬州大学),江苏扬州 225009 农业与农产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扬州大学),江苏扬州 225009;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江苏扬州 225009

国内会议

第二届生物农药理论探索及产业化技术创新研讨会

南宁

中文

193-205

2016-11-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