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兴衰的微观证据:兼论户籍制度在移民决策中的作用
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有目共睹.然而城市间发展日益分化的趋势却缺乏足够研究.东部沿海城市伴随人口大量流入而持续繁荣,东三省和中西部许多城市却因人口流失严重而逐渐走向凋敝.人口迁移,无外乎工作和生活两个动机,相对应的,城市通过其商业环境和生活质量吸引人口的流入.本文通过利用空间均衡模型计算了全国258个地级以上城市商业环境和生活质量指数,并考察了影响指数的城市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人口普查微观数据研究了个体在生命周期上的迁移行为.研究发现由户籍划分出了两种泾渭分明的迁移模式:不拥有现住地户口的移民由于难以享受流入地公共服务,因此工作机会主导了他们的流动方向,同时忍受了生活质量的恶化,但这种倾向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而获得当地户籍的移民却表现出为了户籍放弃工作机会的迁移模式,在子女开始基础教育和本人接近退休年龄时,呈现明显福利导向落户的趋势.这些证据印证了户籍制度对移民行为的扭曲,也为通过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人口流向提供了政策依据.
人口流动 户籍制度 移民决策 商业环境 生活质量
范剑勇 周梦天 王之
复旦大学,上海200433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22
2016-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