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大风江口海域沉积物酸可挥发性硫化物、重金属分布及风险评价

为了解广西北部湾典型亚热带主要入海河口区——大风江口海域沉积物重金属生物毒性/生态风险现状,以2018年7月采集的该区域10个采样点表层沉积物为基础,采用冷扩散法提取样本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cid volatile sulfides,AVS),并同步提取重金属(simultaneously extracted heavy metals,SEM),分别使用碘量法测定AVS含量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同步浸提的Cr、Cu、Zn、Cd、Pb等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并利用ΣSEM/AVS比值法和ΣSEM-AVS差值法进行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大风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AVS含量范围在0.33~9.30μmol/g之间,平均值为(3.63±2.76)μmol/g,AVS含量呈现由河流向入海河口区域递减的趋势;ΣSEM(同步提取的5种重金属含量之和)范围在2.12~27.08μmol/g之间,平均值为(7.61±7.32)μmol/g,ΣSEM呈现由河流向开阔海域先增加后递减的趋势;相比于其他海区,大风江口海域沉积物中AVS含量和ΣSEM均表现出较高的特征.大风江口海域沉积物中AVS含量与溶出液pH(7.59~8.89)以及沉积物氧化还原电位(Eh)(–165~182mV)均呈显著负相关,表明沉积环境中Eh和pH越低,越有利于AVS的生成.大风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ΣSEM/AVS和ΣSEM-AVS变化范围分别为0.62~15.33和–3.49~22.90μmol/g,表明该调查区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具有潜在中等或高的毒性生态风险,应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

海洋沉积物 酸可挥发性硫化物 重金属元素 分布规律 生态风险评价

徐程 杨斌 朱雪菁 钟木凤 杨建文 亢振军 宁志铭

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广西桂林 541000;北部湾大学广西北部湾海洋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钦州 535011 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广西桂林 541000;北部湾大学广西北部湾海洋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钦州 535011;广西大学广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 530004 北部湾大学广西北部湾海洋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钦州 535011 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广西桂林 541000 广西大学广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 530004

国内会议

“第九届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及风险评价研讨会”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

武汉

中文

6-19

2019-11-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