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像分析--以黄浦江为例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公共空间需求加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发展为城市空间转型、空间品质和形象提升提供了可行路径”1”.2017年底,上海中心城区基本实现了从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45公里的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开放,并在此背景下编制了《黄浦江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开放规划》”2”.研究选取黄浦江两岸滨水公共空间作为活力研究区段,借助航拍图像数据分析人的空间分布特征、活动类型特征以及时间分布特征,以滨水公共空间人群分布密度反映人群活动强度,作为活力评估指标,在此基础上研究滨水地区腹地不同要素对滨水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研究探讨了市民对滨水公共空间的活动偏好,分析了积极地带和消极地带;探讨了影响滨水地区活力的因素,为滨水区城市设计完善提供建议.
城市规划 滨水公共空间 布局优化 评估指标
马晓娇 王伟强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1-11
201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