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空间结构导向下的我国城市开发边界管控差异研究

现有城市开发边界研究过于关注单个城市划定的个案研究,而较少关注不同城市空间管控差异的类型研究.只有明晰不同类型城市的管控差异,才可以更好的指导中国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与管理.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现有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理念存在”重规模、轻结构”和同一省内不同类型城市开发边界规模制定标准”一刀切”等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应回到城市开发边界的设立初衷即遏制城市蔓延,探寻问题根源,城市蔓延表面上看是城市增长无计划、分散、低密度的一种建设现象,甚至是不断突破实际发展规模的过程,其实质是阻碍了理想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与优化.本文认为城市开发边界管控的核心要素是城市空间结构,且其具有”结构生长-结构定型-内涵提升”或”结构生长-结构重组”等动态变化特征,这些变化特征使得不同类型城市的管控应具有差异性.根据不同城镇化水平和发展速度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特征,本文归纳并提出四种类型城市,包括引导空间结构生长的”高速增长型”城市、促进空间结构定型的”渐趋稳定型”城市、提升空间结构内涵的”成熟减量型”城市和倒逼空间结构重组的”资源收缩型”城市,并初步提出以上四种类型城市的管控重点.希冀为即将开展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与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城市开发边界 规划布局 空间结构 变化特征

陈卫龙 刘嘉伟

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重庆

中文

1-8

201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