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农村组织机制的村庄空间结构演变与预判

在国家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因素对农村空间的影响越来越引起规划师的重视.为了突出农村组织机制是村庄空间结构形成与规划的内在原因和原生动力,把握住当今村庄规划建设的源头与方向,本文梳理了几千年来村庄的形成、发展、衰败过程,以《周礼》、皖南村落、侗族款制、华北村庄为例,总结了王权、宗族、社会组织对村庄空间形态的影响和相互作用,以及中华人名共和国成立70年来,农村治理机构从转型兴盛到疲弱的过程与村庄空间演变过程的一致性.并从农村人口的趋势入手,提出预判,提出在未来城镇化率继续增长的情势下,乡村将重构,分别走向振兴或消亡;振兴的村庄将形成经济运营和社会服务二元管理制,而村庄空间结构会相应转型,形成新形式的村庄公共中心.最后呼吁,村庄空间规划、设计、建设应对农村组织机制转型起反应,作为实现农村新功能与新结构的有效路径,促进农村社区新共同体秩序的建立.

村庄规划 空间结构 乡村治理

张瑶 齐凯 刘庭风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重庆

中文

1-6

201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