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设施空间配置特征及公平性提升策略研究--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
在中国,基础教育又称”国民基础教育”,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基础阶段.基础教育设施是基础教育发展的载体,作为一项公共产品,其配置公平与否、为全体公民公平服务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和谐程度.基础教育设施空间配置的真正公平应当是要让每一位居民无论其性别、年龄、种族、职业、住所、收入水平,都能平等地享用由政府提供的数量相当、质量相近、便利程度大致相同的基础教育设施服务.因此,本文以武汉市主城区基础教育设施为实证研究对象,以学区为基本单元,首先从供需关系、优质程度、便利程度三个方面构建了基础教育设施空间配置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分析其空间配置水平差异化特征;接着借以住宅价格表征居民经济属性,基于GeoDa平台将基础教育设施空间配置水平与住宅价格进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探讨基础教育设施空间配置与居民经济属性的空间相关性特征,判断不同经济属性的居民所享受的基础教育设施配置水平是否存在差异.最后探讨基础教育设施空间配置不公平问题并提出其公平性提升策略.
城市规划 基础教育设施 空间配置 公平性
何倩 任绍斌
华中科技大学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1-21
201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