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修”理念的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探讨--以三明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落实”十九大”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完善教育、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保护蓝天、绿水、青山等生态环境底色,是”存量发展时代”城市更新和旧城改造的主要任务.中心城区往往是城市建设时间较早、发展相对成熟的区域,具有人口集中、要素集聚、功能多元等特点,也存在设施老旧、配套不足、特色缺失等问题.为缓解城市病,释放被抑制的需求,本文以三明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立足三明中心城区(列西片区)山水抱城、工业筑城、功能混杂、文化多元等现状特点,引入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双修”理念,运用GIS、SBE等评价方法,以城市设计为手段,从山河廊道恢复为主的生态修复、适需性三大设施(公共设施、交通设施、公用设施)配置为主的功能织补、慢行人文体验系统构建为主的特色修补、盘活存量低效用地置换为主的用地修补、以及设施控制和特色引导为主的刚、弹性要求五个维度进行论证,探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新思路,以期为相关规划的编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心城区 控制性详细规划 生态修复 城市修补
马骁 曾新春 吕丽丽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1-12
201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