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斑密度:生态园林城市绿地评价适用指标初探--以徐州市为例
生态园林城市是在生态学指导下,关注自然、经济、社会子系统之间的协调,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建设目标.对生态园林城市绿地建设进行评价中,单纯以传统三绿指标作为绿化定量评价标准过于宏观,无法体现城市中绿地的结构和布局状况,不利于绿地综合性服务功能的发挥.基于此引入”绿斑密度”指标作为生态园林城市绿地评价指标,探讨它与绿地空间布局及绿地效益之间的相关性,本文以徐州为例,结合遥感影像图与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了徐州城区绿斑密度与绿地边界周长、人口密度分布、城市热岛效应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SPSS分析得出结论:在绿地率相同的情况下,绿斑密度与绿地服务范围呈正相关;人口密度与绿斑密度呈正相关,与绿斑数量呈负相关,与绿斑平均面积呈正相关;通过分析城区热岛效应,得出绿斑密度与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呈负相关.以绿斑密度为评价指标,可以弥补传统绿化定量指标的不足,更细化的反映绿地建设状况,有利于根据供需关系合理布局绿地,以营造更好的人居环境.
生态园林城市 绿地评价 绿斑密度 空间布局
席艺丹 付士磊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1-13
201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