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自然环境要素评价的村庄布局优化研究--以青岛市为例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随后国家出台的《乡村振兴战略(2018-2022)》要求”分类推进乡村发展”,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要求”合理划分县域村庄类型”、”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在县域层面基本完成村庄布局工作”,国家层面的政策文件均体现出”对村庄进行合理的分类”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村庄分类的评价要素除”社会、经济、人文、设施”等维度之外,自然环境禀赋也是十分重要的评价维度之一.本文按照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对村庄类型的界定,着重从自然环境要素的视角下,关注高程、坡度、流域、灾害、生态敏感性等村庄发展的自然本底条件,分析青岛市村庄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自然环境影响因素,提出青岛优化村庄布局的建议,重点明确”搬迁撤并型”村庄的划定自然要素,为青岛下一步完成村庄布局工作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提供研究参考.

村庄规划 布局优化 空间特征 自然环境

商桐 杜臣昌 周志永

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重庆

中文

1-9

201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