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关系变迁与国有开发公司的角色演变--以上海两代中央商务区建设为例
始于1990年代的大规模新区开发引领了中国城市的经济增长.作为邓小平在1989年后坚持市场化改革的象征,上海的新中央商务区,例如陆家嘴(1990-)、北外滩(2002-)和前滩(2011-),是许多中国城市渴求的项目.基于大量的访谈和文献研究,本文试图探究陆家嘴集团公司,一家作为区域土地产权所有者的地方国有开发公司,主导开发两代中央商务区的历程进行研究,并对比其不同的权力结构,尤其是与不同层级政府与资本间的合作关系.本文发现,在早期的陆家嘴开发中,分散化的政治权力和资金的短缺促成了陆家嘴开发公司与公私资本之间的广泛合作以及弱限制的规划谈判,导致了事后机会主义行为的大量出现.随着资本的积累,管制型政府的崛起,以及市政府与国有企业间权力结构的转变,前滩的规划被强制性地完全执行,并且展现出惊人的效率,在六年内就启动了接近小陆家嘴体量的空间开发.陆家嘴公司在建立与其他私人开发商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上变得更加谨慎而有选择性,其角色也由代行政府职能的管理者转变为旨在促成政府—市场合作的中介者.
国有开发公司 政府职能 市场机制 合作关系
朱揆
同济大学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1-14
201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